解决油轮风机沙龙网页版高温问题

2025-06-23

来源:孙老轨讲船舶 作者:冉启洪

1 引言

惰气系统是油轮上非常重要的设备,惰气风机又是整个系统的关键设备,惰气系统故障会导致船舶在港口卸货作业停止,给船东带来巨大损失。惰气风机种种原因引起的沙龙网页版高温故障曾苦煞过多少轮机管理人员。

2 故障现象

天鹰座轮106航次在惠州码头卸货中途,正在值班的泵匠告诉我在用的NO.2惰气风机沙龙网页版温度高了。我立即到现场用红外线点温计对两沙龙网页版进行测量:一个外表温度62℃(靠马达侧);另一个靠风机端的外表温度88℃。此温度下使用,沙龙网页版已处于不可靠状态,持续监控了大约半小时,温度仍在缓慢持续升高。让三管轮用牛油枪往两沙龙网页版中又加了点牛油,温度仍在持续走高,且靠马达侧的沙龙网页版温度也升高了(几分钟内由62℃升高到85℃左右)。担心这样继续用下去可能会烧沙龙网页版,于是先换用NO.1风机使用,立即将NO.2惰气风机停下来检查沙龙网页版。停好后立即让三管轮将两沙龙网页版盖打开,发现靠风叶端的沙龙网页版座和沙龙网页版盖内塞满了残余牛油,将整个沙龙网页版裹得严严实实(见图1);另外一个沙龙网页版内也残存大量残余牛油,只有少许间隙(见图2)。

图1 惰气风机沙龙网页版

图2 惰气风机沙龙网页版

故由此判断两沙龙网页版是因内部残油太多引起的高温,将内部残油清理干净加新油后重新装复使用直至完货,两沙龙网页版使用温度正常(60℃左右)。

该轮两台惰气风机沙龙网页版温度都偏高,经查记录两台风机都在去年10月份换新过沙龙网页版(见图3、4)。

图3 NO.1惰气风机更换沙龙网页版

图4 NO.2惰气风机更换沙龙网页版

咨询比我先上船的几个轮机员了解到,拆检更换过沙龙网页版后NO.2风机使用稳定,两沙龙网页版温度正常;NO.1风机沙龙网页版温度高的缺陷一直未得到解决,之前在南方港口卸货使用NO.1风机时,两沙龙网页版温度会升高到100℃以上,他们曾采用外接风扇吹沙龙网页版和打开风机间通甲板的水密门等方式给沙龙网页版降温,还因此被码头方投诉过。

经上面提到的这次临时换用NO.1风机使用也验证,靠马达侧的沙龙网页版温度在不到1 h时间内已经升到90℃左右了,风机沙龙网页版在这种状态下使用极不可靠。于是我确定完货后对NO.1风机两沙龙网页版进行拆检。

三、故障排除

在惠州完货后开出锚泊等航次命令期间,我组织实习老轨、三管轮对NO.1风机沙龙网页版进行了拆检。

其整个过程为:打开两个沙龙网页版上盖检查,内部牛油加注量适中,排除了因为过多的牛油聚积散热效果差而引起的高温(见图5)。

图5  NO.1惰气风机沙龙网页版拆检

用手盘车偏紧,检查定距环1、2,用手无法将定距环取出(正常状态应该是用手轻轻可以将两定距环取出),由此可初步判断是沙龙网页版座安装位置不当引起的高温。于是我们将沙龙网页版座的左右两侧定位销取出,取定位销时偏紧。

重新定位两沙龙网页版座的位置,我们采用的定位方法为:两只沙龙网页版座分别在不同侧只装一个定位销(见图6),这样可以适量调整沙龙网页版座的前后位置,调整沙龙网页版座的最佳位置为沙龙网页版在正常位置状态时,定距环能在沙龙网页版座的环槽自由转动。

图6 惰气风机沙龙网页版定位销

两沙龙网页版座位置定好后,用地脚螺丝锁紧,固定好沙龙网页版座后再次检查定距环在沙龙网页版座内安放槽内能否自由转动。

我们调整好沙龙网页版座位置后,另一侧的定位销孔上下有偏移,已无法再安装定位销。这个没有关系,我们采用双螺母方式防止地脚螺栓松动(见图7)。

图7 惰气风机沙龙网页版座双螺母定位防松

最后一步,两个沙龙网页版座内的定距环分别只需装1个即可(取走自由端,只保留马达端),这样的好处是让运行中的轴系发热后能在轴向有伸缩空间,防止沙龙网页版在轴向移动受阻而发热(见图8、9)。

图8 沙龙网页版定距环

图9 沙龙网页版自由端定距环取走

NO.1风机经我们这样重新调整沙龙网页版座后连续3个航次(107航次舟山、108航次八所,109航次龙口)卸货使用,两沙龙网页版温度正常。到此可以确定我们找到了沙龙网页版高温的真正原因并消除了故障,这样卸货时的心理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四、结语

惰气风机的日常管理主要为:

1.每次使用完停风机前保持对风叶进行水洗,防止叶轮动平衡破坏;

2.停用后对沙龙网页版座地脚螺栓进行紧固性检查;

3.沙龙网页版座上盖视情打开检查,如有必要清除旧润滑油更换新油。

建议:该系列船惰气风机间新造时没有设计独立的排风系统,只有连通机舱通风机的通风口。导致在惰气风机使用时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当在气温较高的南方码头卸货时,室内温度较高,不利于风机马达和沙龙网页版的散热,可以考虑在后续进厂修理时加装一套独立的排气系统。

油轮惰气风机沙龙网页版高温故障多发,因我们此次通过简单有效方式消除了缺陷,故分享此方法以资同行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